括,比如将士们手上用的兵刃、身上穿的甲胄、守城和攻城时用到的各种器械,对于军队实力的提升不容小觑,但相对于前两项,这些东西只要交给可靠专业的人去做,便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宁太后沉吟片刻,逐渐品出陆沉的言外之意,试探性地问道:“看来郡王已经有了定计?”
陆沉答道:“陛下若相信臣,可以让臣尽快返回江北统筹练兵,臣保证景军南下之时,等待他们的至少是二十万敢战之兵。”
宁太后没有迟疑,颔首道:“这是自然,哀家原本就打算等山陵葬礼结束,便让郡王带着麾下骑兵返回。”
“多谢陛下信重。”
陆沉微微垂首,继而道:“不过臣还有句话想说,国力固然是应对战争的基础,不代表国力更强的一方就一定能取胜。比如当年河洛失陷前夕,大齐在泾河防线仍然有近三十万大军,论国力财赋更碾压北方三族,最后的结果无需赘述,大齐险些社稷倾覆。究其原因,一个强大的王朝往往是内部出现问题,才会让异族找到可乘之机。”
宁太后稍稍沉默,然后正色道:“哀家明白了。郡王且安心,你在边疆领军作战的时候,哀家保证朝中不会有人拖后腿,若有人胆敢破坏抗景大局,哀家绝对不会饶恕他。”
陆沉颇为感慨,郑重地说道:“上下同心,三军用命,大齐必胜。”
宁太后微笑道:“哀家对此坚信不疑。方才郡王提到的三条给了哀家一些提醒,既然这场大战无可避免,那么朝廷理应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哀家身为太后当以身作则,号召朝野上下开源节流,尽可能充盈国库储备粮草,为前线将士提供更加坚实的后盾。同时哀家会选调一批年轻有为的官员,北上边疆充实各地官衙,从而能更好地安抚民心,免去将士们的后顾之忧。”
这大概就是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