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只能尽力满足,最多在细枝末节上爭论两句。
太监们爭的东西,都是宫里默许的,也是他们分辨朝中大臣是否恭顺的依据。
说白了,就是试探张居正、魏广德是否忠心做事。
这样的情况下,就算略有不合理,也得捏鼻子认了。
除非不想当这个官儿,不想继续荣华富贵。
人走茶凉的道理,其实古代早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张居正不愿放弃首辅之位,魏广德自然也不想。
至於认为这个时候造反,呵呵,万历年间的大明朝,其实正是国力巔峰时期,根本就不是许多后世人以为的江河日下。
官员腐败很严重,但是国內经济却是蓬勃发展,数据很好看。
大明的衰败起点,其实是从万历后期开始的。
只不过他的驾崩,让后来的皇帝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统皇家教育,特別是天启帝弱冠登基,开始那两年,大明辽东时局彻底崩坏,为崇禎朝的覆灭埋下伏笔。
等把人都送走了,郑洛还不能休息,连夜又写奏疏递送京城,把他今晚的布置全部上奏。
这也是他心里的小算盘,要是草原事真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最起码他这里並没有延误战机,完全按照朝廷兵部的指示做了。
有错,也是朝廷、兵部指挥失当。
郑洛可不会给魏广德背锅,特別是出大事儿以后。
大家聚在魏广德门下,为他摇旗吶喊,那都是为了升官发財,可不是为他挡雷。
其实,不管是张居正还是魏广德,都知道这些,但也都不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