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
然而超出爆心半径500米之外的地下设施,最多只会出现错位、崩裂、倒塌的风险,并不会被完全毁灭。
比如此时这个地下指挥中心,其处于基地中心点的西南2800米外,其深度则是200米左右,沙漠有厚厚的流沙层、基岩层、人造结构层,只要不是爆炸核心,基本很难被一次性毁灭。
至于核武器引爆之后的放射性污染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对于现阶段的亚洲联合体而言,并不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以前很多研究,确实是基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才得出人类没有办法在大规模核爆之后的环境下生存。
但是亚洲联合体的智库中心,重新根据现阶段的技术条件,进行了各种模拟。
在最新的模拟结果之中,得出的结论是亚洲联合体可以在大规模放射性污染的环境中幸存下来。
而且这个分析模型中,亚洲联合体在核战中的人口幸存规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推论。
原因就在于室内农场、净水技术的存在。
放射性污染比较容易随着风暴、降水,从空气和陆地之中,逐渐转移向水体。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发生核战,那地表水将变得非常危险,因为其含有的放射性物质浓度会快速飙升。
同时所有露天种植的农作物,也将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变成无法食用的废物。
而这对于亚洲联合体而言,恰恰不是什么致命的难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