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脏血管病变、心肌疾病、心脏瓣膜病、心包疾病、心内膜病变等。
3、根据病理生理分类
心脏病还可分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等。
基本病因
1、先天因素
(1)遗传因素:不少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都会伴有心血管畸形。
(2)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结构或功能缺陷。
(3)母体因素:母亲妊娠早期患病毒感染性疾病、宫内缺氧、服用有致畸作用的药物,或母体患有糖尿病、红斑狼疮、饮酒、接受放射线辐射等,均可导致胎儿心脏血管发生畸形。
2、后天因素
引起心脏病的可能因素相对较多,主要包括:
(1)吸烟、酗酒、多食肥甘厚腻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其导致的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
(2)某些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
(3)长期服用避孕药、糖皮质激素、某些可能干扰心脏功能的某些保健品或中草药等。
(4)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大。
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发绀、水肿、晕厥等。其他症状还包括咳嗽、头痛、头晕或眩晕、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多数症状也见于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因此分析时要作出仔细的鉴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