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炎性标志物检测
血清炎性标记物水平增高反映体内有活动性炎症(如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或粥样硬化病灶的炎性活动增强,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及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和脑卒中等)具有较大价值。这些炎性标记物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a以及细胞黏附分子等。目前,C反应蛋白临床应用较广泛。
超声心动图检查主要有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心脏声学造影以及血管内超声成像和超声多普勒等。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包括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频谱多普勒,可分析血流发生的时间、方向、流速以及血流性质。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应用多普勒技术可很好地观察心脏各瓣膜的功能。另外,近年来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DI)技术快速进步,日益成为评价心脏收缩、舒张功能以及左心室充盈血流动力学的主要定量手段。
2、X线
X线胸片能显示出心脏大血管的大小、形态、位置和轮廓,能观察心脏与毗邻器官的关系和肺内血管的变化。
3、CT
心脏CT检查包括常规CT扫描,超高速CT及多排螺旋CT扫描。后两种扫描方式在扫描速度和时间分辨率方面均优于常规CT,可用于心脏、大血管三维图像重建。目前,CT检查主要用于心包疾病、心脏肿瘤和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4、磁共振成像(简称核磁,MRI)
心脏核磁除了可以观察心脏结构、功能、心肌心包病变外,采用延迟增强技术可定量测定心肌瘢痕大小,识别存活的心肌,对心肌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