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这般说,胡爱卿心中应是已有人选了?”
\n
“这只是臣的猜测罢了。只是……”内阁老臣顿了顿,不经意间头向侧后方转了转,也是在向天子示意,“臣确实有一合适的人选。”
\n
“能得胡爱卿青眼,向来应是有为之士。年岁资历皆不是要紧,若有为朕为家国社稷尽忠尽责之心,未尝不可破例擢拔,朕对有志之士向来宽厚。”
\n
“陛下贤明,臣要举荐之人乃是中书侍郎于晁。”
\n
“哦?朕记得中书侍郎与胡爱卿皆是先帝时的老臣,为官多年,两位爱卿都是内阁要臣,何来资历尚浅之语啊?”
\n
“陛下,中书省掌机枢政务,臣等于审问断案一道自然只能说是‘资历尚浅’了。只是于侍郎品性纯直,臣才觉得今日局面他来为陛下分忧应最是合适,这才贸然举荐,还望陛下宽宥老臣妄言之举。”
\n
说是请罪,却是清楚天子不可能怪罪。
\n
萧栋闻言果然摆摆手并不予计较,且应是于晁官职足够高、又在朝中颇有资历,素日并不喜欢的内阁大臣,今日见了也只觉欢喜,面上不自觉流露出几分笑意。扫视了阶下百官后,他才道:“于爱卿可在?”
\n
于晁此刻方直起身朗声回道:“禀陛下,臣在。”
\n
“胡爱卿如此举荐,你可愿接下此重担?”
\n
“臣愿意。”
\n
于晁回得十分干脆,没有半点迟疑,天子闻言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连说了好几个‘好’,后才出声令百官起身。只不过目光看向素日最为倚重的太师和最为疼爱的弟弟时,还是免不得面色微臣,随即又宣布道:“裴卿言之凿凿,朕不可轻视,今命中书侍郎于晁为主审之人,刑部、宗正寺、大理寺全力协助辅佐。太师劳累,此案审明前暂且留府自省。京兆尹巩璋渎职懈怠,与阆中院赵淮、赵之文一并囚于刑部。至于御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