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主要负责人需要开支的事宜,总会计师也有权提出异议。
\n
这样的企业,在徐少杰看来,简直就是奇迹,徐少杰想到了一个故事,所以在制药厂的总结会议上,徐少杰讲到了这个故事:
\n
教育家吕型伟的回忆录,说到了一件事情,那是1963年,教育部长杨秀峰到上海主持一次会议,会议结束的时候,分管教育的市委书记处书记杨西光宴请部长,菜肴很平常,没花多少钱,杨西光要求当时的教育处长吕型伟先付钱,然后到教育局报销。结果,吕型伟在局里的财务处报销的时候,碰到了钉子,会计张琪不让报销,吕型伟解释说,这是杨书记让报销的,局长也说让报销,但张琪坚持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了一句流传很长时间的话语:“谁请客,谁出钱。”吕型伟没有办法,只得告诉杨西光,杨西光也很为难,问吕型伟该怎么办,吕型伟提出,请参加宴会的上海同志分摊,最后,吕型伟一家家跑,将钱收回来。
\n
徐少杰最后发出了感慨,当年,教育局有吕型伟这样的处长,机关里面有张琪这样的会计,一个大城市,有杨西光这样的领导。换到现在,区区一顿饭,何足道哉,请部长全家吃上三年五年的饭,这样的钱也是可以拿出来的。如果分管教育的市委领导请部长吃饭,愿意出钱的单位多的是,轮不到杨西光那种级别的领导为难,更不会有一个会计说不准报销。
\n
徐少杰很动情的指出来了,张琪这样的会计,目前可能不多了,但不能说没有,而杨西光那样的领导,也一定会有的,只要一级级的能够尽职尽责,许多在我们看来是童话般的故事,就能够出现,这些故事多了,群众的看法,就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n
制药厂的班子成员,都知道徐少杰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特别是总会计师,很是激动,主动发言了,说出来了心里话,现在坚持财务制度,是很难的,但是,有了徐书记的鼓励,就一定要支持下去,现在坚持制度,就是为制药厂负责,为班子负责,为全厂的职工负责,将来,大家总是会明白的。
\n
宏源市制药厂的事情,给予了徐少杰很大的震撼,他绝对想不到,能够发现这样的企业,或许,宏源市制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