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陇南省考察的情况,而且也汇报了相关的准备工作,但中央领导亲自打电话来,还是显示出来了高度的重视。
\n
一大早,欧阳云涛带着省委一帮领导,前往飞机场,迎接来自香港的考察团,徐少杰没有去,在临湖山庄等候,这次,省委安排香港考察团在临湖山庄住宿,也表现了最高的重视的足够的诚意。
\n
徐少杰独自在临湖山庄的院子里散步,他没有那么ji动,考察活动的组织是很简单的,关键是之后的谈判,才是最为要害的,这次的谈判,关系到陇南省招商引资工作今后的走向,是为了吸引企业,放弃当地的诸多利益,还是据理力争,不管是不是能够引进企业,都要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个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其实不好回到。
\n
欧阳云涛的态度是偏向于前者的,就是首先要将企业引进来,欧阳云涛的说法代表了绝大部分干部的认识,企业到陇南省来投资了,厂房在本地,投资在本地,招收的工人也是本地的,就是财政上得不到什么利益,但是老百姓也能够得到诸多的好处,至少解决了很多的就业问题,老百姓做事情了,挣钱了,也是需要消费的,政府一样可以获益。
\n
可徐少杰总是觉得,这里面有不妥当的地方,如今已经不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情景了,那个时候的招商引资工作,被捧到绝高的位置,一切都要为企业的入驻让步,什么免税多少年,什么土地的划拨使用,等等,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教训也是深刻的,有些外面的企业,并非是准备来投资的,用最低的成本,无偿使用土地,低的可怜的工资,以及没有的税收,赚上几年的钱之后,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个乱摊子,当地政府极其的头疼,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n
这些前车之鉴,徐少杰时刻牢记,陇南省的招商引资,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按照欧阳云涛的意见,企业只要花费极小的代价,就可以在陇南省投资办厂,没有大的投入,对陇南省来说,有什么意义,而且这样的企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走了,钱赚了,没有为当地做出来多大的贡献,相反留下一些问题,让当地头疼。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这样的问题,属于交学费,但现在就不应该了。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