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狠话,才让他们最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压力
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他们需要靠鱼干来赚钱,而又没有自己的销路,就只能被迫妥协下来。
不管过程怎样,但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就可以了。
冯晔把在盐碱地里的作坊都走访了一遍后,就回去了。
另外还有一些在村子里头,以及岛上其他村子里的,就只好明天让他爹和冯家凌跑一趟了。
回到作坊时,那些鱼都快被处理完了,就只剩下一筐多还没有杀。
蛤蟆鱼是不太好杀,但个头大,数量不是很多。
就他们今天留回来的,重量是不轻,有七八百斤。
不过,论条数的话,也就不到400条,处理起来还是很快的。
看着像垃圾一样扔在一起的蛤蟆鱼肝和鱼肚,冯晔只觉得可惜。
这两个可都是好东西。
蛤蟆鱼肚高蛋白低脂肪,嚼起来非常有弹性,可比猪肚要好吃很多。
而鱼肝更是有着“海底鹅肝”之称。
只是可惜了,现在没有专门收这两种东西的人,卖不了钱。
而他们自己吃的话,也吃不了这么多。
至于送给别人吃,还是算了吧。
这年代的人,可没有人觉得这是好东西,都嫌弃得很。
因此,只能是当作垃圾一样扔掉。
而且还不能乱扔,得扔的远远的,否则腐烂之后能臭死个人。
冯晔把板车拉了过来,上面放了好几个筐子。
然后拿了把锹,将鱼肚鱼肝等内脏一锹一锹地铲进板车上面的筐子里面。
蛤蟆鱼的内脏在其体重中占比较大,约占30%~40%。
这也是十斤左右的蛤蟆鱼只能晒出一斤蛤蟆鱼干的一个重要因素。
“阿灿,没多少鱼,让他们去杀,你过来帮忙。”
今天一共有1300斤左右的蛤蟆鱼,其内脏的重量可不轻,有四五百斤重。
就他自己一个人铲,那得铲到什么时候去。
“好。”
阿灿听到冯晔的呼唤,立刻放下手中刀,找了把锹过来,开始帮忙铲起蛤蟆鱼的内脏。
两人动作麻利,但还是用了好一会儿时间,才将所有的内脏都清理干净,装上板车。
随后,两人就推着装满内脏的板车出了作坊,沿着海边的小路,来到了礁石区。
他们将板车停在了一块巨大的礁石边上,将一筐筐的内脏倾倒进了海里面。
这些鱼的内脏会成为海洋生物的食物。
而且也会被海浪卷走,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
即使有剩下的,腐烂发臭也没关系。
这里远离人烟,除了赶海的人,基本上没有人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