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反而转身恭敬地将供品置于三清祖师之前,这一幕,对在场诸多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官员而言,无疑是出乎意料的转折,令他们心中泛起层层涟漪,一时难以接受。
李振全然不顾周遭各异的目光,目光坚定地望向三清祖师的神像,声音沉稳而有力:“回溯历史长河,自东汉张角引领黄巾之乱以降,道家便屡遭封建王朝之遏制,致使儒学与佛教相继跃居宗教舞台之央。今日,我李振,于三清祖师之前,立下庄严誓愿:吾之新朝汉国,必将道家尊为国教,让古老智慧重焕光辉。自即日起,汉国每一名中小学生,皆需研习道家经典,以此匡正道统,重振我华夏道家之辉煌地位。”
李振心中怀揣着重振道教的宏愿,这份决心源自他对后世千年华夏文化的深刻洞察。他目睹过佛门在盛世之时的风光无限,寺庙香火鼎盛,信徒如云,佛光普照之下,民间财富如流水般汇聚。然而,一旦时局动荡,战乱频仍,那些曾广纳信众的佛门便紧闭寺门,与世隔绝,凭借着往昔的积累,享受着一份超然于乱世之外的宁静与安逸。
相比之下,道家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盛世之中,他们往往隐于深山幽谷,潜心修炼,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而每当乱世降临,道家高人便会毅然出山,以无畏之姿,荡涤世间不平,用他们的智慧与力量,为苍生带来一丝安宁与希望。
至于儒家,在李振眼中,它更像是封建王朝为了稳固统治,对底层百姓进行的一种思想灌输与心灵枷锁。儒家的教条与礼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社会的秩序与稳定,却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与灵魂,让无数百姓在无知与盲从中度过了漫长岁月。
李振深知,道教所蕴含的不仅是修身养性的智慧,更是济世救人的情怀。他立志要重振道教,让这份古老而又纯粹的信仰,再次照亮世间,成为乱世中的一束光芒,引领人们走出黑暗,迎接光明。
随着李振依照那些陈规陋习,一丝不苟地走完了所有繁琐的流程,他只觉浑身力气仿佛被抽空了一般。这一日里,他无数次地弯腰,朝天、朝地、朝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