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是“端”着而且得“端稳”,万一倒了就搞白伙食了。
这也是过去豆腐作坊卖豆腐必须流动售卖的原因吧。那时候如果像现在固定在集市或菜市卖,没有盛装的容器,买主拿不走!
2000年前后,我也看到本地开始出现按重量售卖的豆腐了,豆腐商贩自己的容器是个大大的筲箕,这是所谓的“筲箕豆腐”。但是,按墩(块、坨)计量售卖,仍然是四川地区豆腐买卖的主要方式。
只不过,城镇慢慢没有了流动“端豆腐”的叫卖声,都在菜市摊位上买卖了,“端豆腐”成了“买豆腐”。
在农村,有了塑料袋后,人们赶集买菜,豆腐顺便就买了,加上农村人口也少了,所以农村“端豆腐”的叫卖声也少了,即使有,也变成“买豆腐”了。
“端豆腐”这个方言词,也逐步被时代所掩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