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四川方言中,?字读【pǎi】主要有以下义项:
1.动词,张开、分开: 把手~起。把脚~开的动作不雅。
2.量词,两手平伸直时,两个中指尖之间的距离,约合5尺。等于“庹”。
3.动词,平伸双臂进行量度。
例句:
1.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扮演母鸡的人通常把手?多开的。
2.这条绳子有两?长。
3.用手?一下他家的菜园,大约有10?宽的样子。
炪,cu
炪,本义火不燃。四川方言中有“使火熄灭”义;有电灯后,四川话引申为灯丝烧断而熄灭。
造个句
1.菜都煮完了不要火了,你把灶膛里块子柴(木柴)的火炪了嘛。(把柴火熄灭)
2.哦豁,灯泡炪了。
挜,ya1
挜:《集韵》倚下切,音哑。掗?,摇也。
四川话,挜,借“摇”义,用手前后或左右摇晃着撒放颗粒状物体。
造句:
1.传统育秧苗,都是手工挜谷种。
2.在过去庄稼追肥时,一般还是人工挜化肥。
诨,hun
四川方言中,诨字的主要意思为:动词,欺骗。流行于川东川南与岷江片,川西坝子、川北多用“豁”。
造个句
1.你莫诨我哈。
2.豁人诨人,长大不是好人。
拃,kǎ\/qiǎ,两种发音并存。
字义:1动词。完全张开手掌,用大拇指和中指量长度。
2量词,指完全张开手掌后,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两~宽。
此字在江淮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晋语、吴语、赣语、湘语、客家话、粤语中使用较多。
造个句
1.用手拃了一下,估摸着这段绳子有两米左右。
2.这支笔有一拃长。
壅 ong\/ong
两个声调并存。
四川方言中,主要有以下义项:
1动词,用土掩埋或培土在植物根部。
2动词,用物遮盖。
造个句
1.种豆类蔬菜很简单,就是挖个小坑把种子丢下去,敥点肥,再用泥巴壅起就行了。(用土掩埋)
2.昨天吹大风,好多菜苗都吹歪了,你去扶正,脚脚上壅点儿泥巴。(培土)
3.小丫睡觉总爱用被子把头壅倒睡,说了好多回都不听。(遮盖)
揾,ong
普通话音wèn。部分方言如晋语、吴语为后鼻音weng,推测该字传入四川也为后鼻音weng,四川方言里weng发ong音。故才有揾发ong音。
四川方言中,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