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又爱说空话,二回快莫赏他的脸。”
刘师亮《成都青羊宫花市竹枝词》:“怪道今天脚走摆,临行错穿橡 皮鞋。二回换个软梆子,再与郎君逛大街。”
【农二哥】新中国成立后,工农兵学商,农民排在第二位,所以称农二哥。也演化出“背二哥”等词汇。背二哥,靠帮别人背东西赚点辛苦钱的农民,一般是丘陵或山区地区,交通不便,一些比较重的东西只能靠人背。
【二娃】四川人常称某家老二(男)为二娃,有时也是育成男童的代名词。如儿歌:“二娃二娃,狗咬下巴。不吃稀饭,要吃??。”
【二婚嫂】指再嫁的女人。
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五章: “我是二婚嫂, 我头一嫁姓蔡,金娃子是他蔡家老子生的。”早期文献亦作“二婚头”。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 “天祥没有儿女,杨氏是个二婚头,初嫁时带个女儿来,俗名叫做拖油瓶。”
【二婚亲】再嫁的妇女或其婚事。
【二婚头】再嫁的妇女。
【二架梁】喻指不上进的人,也指喜欢炫耀,没有实在本领的人。
【二流芡】用淀粉调成稀糊状,用于炒菜勾芡。
【二不挂五】不正规、不合规矩之意。如:“那是五星级宾馆哦,你穿得二不挂五的,谨防进不了大门。”
【二杆子】不务正业的人。如:“看他说话绷的,一定是个二杆子娃娃。”
【二恍恍】不踏实、或不踏实的人。如:“做事不多想,定是个二恍恍。”
【二五子】指鬼。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双冤报》: “背时鬼呀! 未必今天撞二五,回家就把我栽诬。” “撞二五”谓撞着鬼了。此为韵文,“二五” 为 “二五子” 的省说。
【拉二胡】鬼扯,也说扯二胡。
【二不兮兮】不正经。如:“看你二不兮兮的样子,谁把你的话当真?”
【二甩甩】吊儿郎当。
【二五二六】横眉竖眼。如:“看他二五二六的样子,就像要把人吃了似的。”
【二面黄】正反两面都烤或煎黄的糕饼等食物。
如:今天买的的豆腐,煎成二面黄要得不?
【二尺五】喻指短得不合身的衣服。
【二熏熏】微醉酒的样子。
【二辈子 】来世,来生。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节寿坊》: “既然如此,二辈子一路投胎就是姊妹了。”
又卷三《南山井》: “多蒙得大 老爷慈悲好善,小妇人二辈子结草衔环。”
唐枢《蜀籁》卷四: “这辈子比你老,二辈子总比你小。”
【二不棱登】不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