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有,成都话没有的韵母
声母中,成都话有普通话没有的舌面浊鼻音“gn” ,舌根浊鼻音“ng” ,唇齿浊擦音“ v ”。《国 际音标》 分别表示为 ? 、? 、 v。
1、鼻音n与细音i\/u相拼,n声母变成声母?。
例如年?ián和女?u。n与in相拼例外,例如“宁”字。
2、成都话的声母?,通常跟普通话的零声母一些字对应,比如“硬”读做ngèn,“藕”读作ngou。
3、v与w的区别很小,前者浊音,后者清音,只有少量的u音字,如:吴、务、误等,发浊音。
普通人也不太容易区分,多见于学术研究,不多聊。
成都话比普通话少了e\/—i (后)\/eng\/ing\/uo\/ueng等 6 个韵母,而又比普通话多出io\/iai\/uê等 3 个韵母。
1、成都话没有后鼻音韵母eng、ing和ueng。唇音(bp)后的eng改读ong,其他读en;ueng韵成都话改读ong。
2、无e\/—i (后)\/以及合口呼韵母uo,增加了齐齿呼复韵母iai、合呼复韵母uê、撮口呼复韵母io。
普通话的单韵母e,在非入声字中成都话一律发单韵母o音,在入声字中成都话一律发单韵母ê音。
iai韵母例字:jiai解\/介\/戒\/械\/界\/届\/皆\/芥\/诫\/阶\/疥等,xiai谐\/邂\/蟹等,零声母iai延。这些都是老派成都话发音,一些字发音已经在发生变化了。
七、展开第四条,有关入声字韵母变化的话题。
前述说到了成都话特色韵母ê、io、uê,包含这几个韵母的字,很多都是入声字。
之所以以成都话为例,因为入声字在四川方言地区发音变化非常大。以“菊”字为例,成都话发音qio,重庆话发音quu,两地只保留入声字发阳平调的特点,韵母完全不同了。
1、成都话的ê韵母
ê韵在普通话中不与辅音声母相拼,但是在成都话中ê可与大多数辅音声母(bptlgkhzcsr)相拼。
成都话读ê[e]韵的字,一是普通话e韵在成都话除了发o韵的,都是ê韵;二是不少古入声字发ê韵。
这些古入声字,普通话分别读作i韵(如“踢”)、e韵(如“格客核这车社热得特勒”)、o韵 (如“伯迫墨”)、ai韵(如“白拍麦摘拆”)、ei韵(如“黑北肋”)等。
所有声母为bptl,韵母为ie的入声字(爹不是入声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