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首页

第96章 正餐之间的加餐,用四川方言怎么说?

,俗称“打腰站”。

《武隆县志》:早晨要吃汤元类的甜食“过早”,上午,下午歇气时要吃糍粑之类食物称打腰站。

《云阳县志》:“在早、中饭和中、晚饭之间还要‘打么站’,由主人将饭食送到田间,大家席地而坐,喝‘转转儿酒’。”此处“打幺占”应作“打腰站”。

综合上述一些资料,可见历史上“腰台”、“腰站”的“腰”就常见误作“幺”的现象,或许是“幺”笔画少,更容易写?

四、打尖

打尖,在北方方言指行路途中吃便饭;在粤语则指人不守秩序而插队的行为。

在四川方言中指任何两正餐之间的补充体力的加餐。

“打尖”一词何来?

有说“打尖”来源于“打火”,因‘火’字而误为‘尖’也;有说打尖其实是打间,也就是到客栈吃饭的说法,但是被人错误地用尖这个同音字代替了间,所以才会有打尖的说法。

下文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先说说另外一个与餐食无关的“打尖”。

过去农村,多木制品。桌椅板凳时间久了,木头水分被风干,原有榫卯处很容易发生松动摇晃,这时候就会找点木质较硬的小木块,做成木楔子,用以加固桌椅板凳。

在过往,木楔子在民间的口语称呼,就叫“尖”。钉上木楔子的过程,就叫“加尖”或“打尖”。

过去因为识字人不多,以及这些说法多用于口语,民间也没人去考证“尖”的本字是怎么写的。现在就很容易考证了:木楔子的俗称“尖”,其实是“櫼”字。

櫼,音jiān,本义木楔。

《说文》子廉切,音尖。楔也。

南方各方言大都有使用“櫼”字,如徽语、闽语、吴语、粤语、湘语等。

钉上木楔子的过程,“加尖”或“打尖”,就应写作“打櫼”。

我们知道,汉语词汇的含义经常由本义引申出不少新义。笔者推测:

1、在粤语中“打櫼”则引申为指人不守秩序而插队的行为。(经查询,该行为的“打尖”,粤语本就应写作“打櫼”)

2、桌椅板凳松了需要“櫼”来重新稳固牢靠,人的肚皮空了需要东西适当补充体力,故在四川方言中,“打櫼”引申为加餐。因为“櫼”本来属于生僻字,加上“櫼”的形状也是一头尖尖,还是同音,就被借音写作“打尖”。

相关小说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玄幻 /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鹤守月满池
本站提供(鹤守月满池)大神最新作品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苟在初...
2906451字08-25
元始法则 玄幻 /
元始法则
飞天鱼
本站提供(飞天鱼)大神最新作品元始法则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元始法则讲述的是星空...
2494649字08-29
捞尸人 玄幻 /
捞尸人
纯洁滴小龙
本站提供(纯洁滴小龙)大神最新作品捞尸人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捞尸人讲述的是人知...
6328054字08-17
高武纪元 玄幻 /
高武纪元
烽仙
5292411字08-23
龙族4 玄幻 /
龙族4
江南
龙族4最新章节由网友提供,《龙族4》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
74912字10-28
天人图谱 玄幻 /
天人图谱
误道者
6708262字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