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职务农跟着去经商。
朱元璋喝早茶,一字一句道:“很简单,抬高商税。”
是的,抬高商税是可以增加赋税来源,可同时也意味着朝廷承认了商人的地位。
“老师,我们要不要考虑考虑,皇爷爷这么说,可能有原因我们没顾及到。”
傅友文有些踟躇,垂着头,一言不发。
孩子说的对,让他说想法是咱说的,咱干啥要和他置气呢?心平气和的说教不行吗?
“傻孩子,爷爷知道你为了咱好,可治理国家要是都能按照设想的去做,那爷爷该多轻松?”
两人争论着,情到深处,父亲朱标直接开始怒斥爷爷做的不对。
他有点理解爷爷的苦衷了。
朝廷征元庭残党大胜,解救云南,乃举国欢庆之事,皇帝法外开恩,给商贾抬高商税与国同庆。
没有人这么做过!
历史上不乏精彩艳艳之人,可他们都没这么做,说明这条道真的有问题。
朱元璋伸手,将奏疏甩给陈洪:“滚蛋!让他好好读书,国家大事,不要瞎操心!”
他想到了以前历史,从秦朝开始,直到现在的洪武,没有哪个皇帝不是抑制商业的。
不过….
这商人….
傅友文眼眸闪烁,还是硬着头皮道:“陛下,这….朝廷的一举一动下面都盯着。”
听到两位老师如此为自己说话,朱允炆心里暖暖的。
是先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好说服自己同意他的办法呢。
陈洪慌忙离开了坤宁宫。
“痛快点,给咱个法子,现在就要!”
他虽然不同意提高商税,但大孙说的大明宝钞危害是听进去了。
他也明白过来了。
他们傻吗?
“此举无异于给外界透露信息,朝廷要抬高商贾地位,臣恐怕….”
他素来脾气火爆,要是刚才换做任何一个皇子皇孙,哪怕是朱允炆,朱元璋也早就下手了。
两人不管不顾,拉着朱允炆便朝坤宁宫走去。
两人拱手行礼。
陈洪急忙道:“两位夫子,陛下在气头上。”
“允炆殿下贤之,乃天下百姓之福也!”
以前爷爷也和他说过,这是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对外贸易还没有兴起,大明基本自给自足,如果抬高商人地位了,无异于自毁根基。
“也别说咱没给你时间,云南那些烂摊子,也没给咱时间。”
朱元璋哼道:“咱养了你这户部侍郎,是要你给咱给国家办事的,伱垂着头干什么?你户部都没办法,咱还能指望谁?”
踟躇良久,傅友文忽然道:“启奏陛下,朝廷于外征大元残党大胜,解酒云南,或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