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现在这个300炉,实际上还没进入需要进行喷补的时候,同样也意味着一件大喜事,那就是等喷补技术投入使用,还能在当前300炉状态下理论分析的炉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炉龄。
这对于这台转炉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而且也是所有炼钢厂的天大喜事,这可是具有推广价值的基础性技术,只要是日后用到转炉的地方,这些措施都能使用。
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哪怕我们到现在为止全国只有两台转炉,但是已经可以宣布,我们的转炉炉龄指标,一步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至于到底赶上了多少,现在还不好说,但是乐观估计,超越世界最前沿水平也不是梦想。
负责喷补技术的同志们胸膛一挺:“放心吧,接下来看我们的!”
范厂长哈哈大笑,意气风发的下令:“同志们,准备下一炉!”
这台炉子可不能停下,它还要炼钢,在炉龄极限到来之前,它的任务还非常繁重,一炉30吨,40来分钟一炉,别看它只是一台试验炉,同时也是一台生产炉!一天下来,这台转炉就能生产数百吨优质钢材!
“是!”隆隆的噪声中,还在散发着红光的车间里,响起了同志们铿锵有力的回答。
——
高振东并不知道转炉炉龄的提升改进,已经初见端倪,他此时正在防工委参加一个简短的会议。
会议的来源其实很有趣,卢比扬卡的“鼹鼠”传回有关我们和高卢合作客机的情报之后,多多少少是需要一些回报的,不论是因为个人利益出发还是潜伏需要,这种情报往来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