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对我们造成威胁的朱灵部已经退守小沛,若是他来援,我们就打他。”
关平、刘封看过密信之后渐渐对刘禅的意思有了明悟。
关平道:“豫州的诸多起义匪盗,其中大部分也是可以招安的,这些也是个助力。”
闻言,刘封也赞同道:“没错,得道多助,百姓来归流水不绝,有他们襄助,拿下颍川、汝南倒也不算难事。”
“激进中也要保持平稳。”刘禅见二人已经信服便嘱咐道。
“若是时间耽搁,击破这一部之后便回军,来年再征讨豫州。”
“若是他不来援,则颍川、汝南二郡并没有能阻挡我们的人。”
“我们也不是要占据整个豫州,目的是与南阳连成一片,之后再夹江夏,攻江东的主动权都在我们手里了。”
六月下旬,正是夏秋交接的时候,多雨水,河流水位涨。
大军渡河的难度加大,但是粮草借助水运却是得到了很大的助力,算是有利有弊。
此时此刻,豫州刺史贾逵慌而未乱。
他在很久之前就在组织境内富户向东边的沛国、梁国乃至于徐州的下邳国迁徙。
剩下的地方,几乎被他战略性放弃了。
叛乱四起的也是这些地方,因为先前贾逵将税收拉到了百分之百,几乎将自己能搜刮走的资源全部带走。
以前,贾逵牧民政绩相当的好,官民百姓都乐意在他的治下接受他的政令。
怪不得好人做一件坏事就会被世人口诛笔伐,实在是大家对他深度信任的时候他做坏事,造成的危害将是极大的。
等民众反应过来的时候,贾逵已经跑路了,而豫州西部则已经是民不聊生、大量青壮纷纷落草为寇。
贾逵只在许昌、昆阳两坚城集中了粮草辎重。
留下兵马由与汉军仇恨值较大的将领率领,以作抵抗。
汉军若是南下,接纳这些流寇,便要被其瓜分粮草。
不接纳这些流寇便要与之征讨,无论如何,都是给汉军使绊子了。
代价则是豫州不设防,以及贾逵的名声将在史书上毁誉参半。
称赞他忠臣精神的有,咒骂他祸害百姓者也有,而此时他都不在意了。
听闻曹睿带领数万军民抵达兖州,贾逵便对豫州东部的布防做了一番交代后亲自去拜见曹睿了。
河南大都督,可以是狭义上的河南尹地区,也可以是黄河以南的说法。
具体多大,总归是要看曹睿自己的实力。
豫州,乃至于南边的文聘,和迁都邺城的中央朝廷离得有点远。
这时候应该团结在曹睿的领导下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曹睿虽然是一路逃来的,但是他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