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
无数学子,甚至不少敌占区的学子也已经抛家舍业的前来参加汉朝廷的科举了。
当然,抛家舍业的说法有点过了,他们其实算是家族分出来对汉朝廷的投资。
这已经不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而是汉朝廷如今蒸蒸日上可他们还没上车呢。
科举不看门第,不看出身,这很好,这是他们上车的机会。
他们这些敌占区的士人,只要能自行突破伪朝廷的封锁。
就能前来关中,凭借自己的才华兑换一张登上大汉朝廷的船票。
这些士人,有从江东来的,有从山东地区来的,甚至还有从河北来的。
可见,汉朝廷拿回长安、洛阳之后,文化软实力已经对其他割据势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优势。
甚至有的地方跃跃欲试想要投降,至少从汉朝廷控制区逃往其他势力的士人几乎没有。
太学的基础框架还没建好,而且此次科举的规模更大,规矩更多,筹备的时间也更久。
甚至根据朝廷新的要求,要进行文武分科。
当然并不是彻底分开的那种,文科七成成绩看笔试,三成看体能。
武科七成看体能,三成看笔试。
总之,选出来的既不是文弱书生,也不是大老粗。
当然,也有特例,那就是文科或武科成绩绝顶的厉害,允许特殊录取。
同时还要给地处偏远的士人一些时间,让他们赶来有机会参加科举。
这时候的士人都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出门肯定不是一双腿就完了的。
就比如交州的士人,先去南中,再入蜀中,过汉中,经秦岭才能入关中,还要赶到长安。
便是在许多地方的交通条件已经得到较大的改善的情况下,没两个月时间也还真来不了。
这搁以前,起码得三个月才能到。
所以,此次科举酝酿的时间较长,大概要在十一月份,然后是阅卷、开榜、殿试。
最后的夸官恐怕要到明年春天才能彻底完成。
当然,这也是因为朝廷临时决议,先前没有透露口风才这么局促。
幸而,刘禅会就此次科举之后,确立朝廷五年一届科举的制度。
这样以后天下臣民便可自己算着日子提前来,就不会像这次这般慌乱了。
现在这时候,长安城内的废墟基本上都已经被清理出城,大部分沟渠水道也都得到疏通。
东南、西北两处军营,以及粮仓、武库、多个公共厕所等地都已经修缮完毕。
但其他地方的现状还只是规划中。
长安城的规划,依旧是以北边为皇宫宫殿群,不过在原有的三大宫殿群基础上进行了两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