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之重,一个大城市,需要周边无数乡村的供养。
刘禅随着虞翻一起巡视了一番那些新建立起来的屯田庄,长安周围也安置了一万人规模的屯田民。
他们是将来长安粮食稳定的第一生产者。
长安城内一些土地已经赐给公侯勋贵,让他们自己出钱出人修建府邸。
一些规划的坊区里的空地,也已经被各地而来的富户大族们购置,他们自行在平地上修建宅邸。
根据爵位从高直到平民,他们的宅邸有房屋数量、规模大小、喷涂颜色等多方面的要求。
但只要不违背礼法规定,他们想怎么修都行。
所以不仅是官方在进行长安的营建,勋贵官僚、平民百姓们也都纷纷在这里修建自己的房屋馆舍。
大量的木材、石料、烤漆通过商队源源不断的运往长安。
这些大户们积累的财富如流水般花出去,但是他们不心疼。
因为长安作为帝都,这里的地价十年之后,可就不是现在这点钱能买得到的了。
可别以为古人不炒房地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尤其是刘禅本人就是最大的房地产头子,这么挣钱的事情他不可能放过。
只是因为当下这些大户们,现在在祭祀历代先帝陵寝的时候,被黄皓搜刮了一番。
一时半会他们拿不出太多的钱来大肆投资房地产,所以刘禅也是放长线钓大鱼。
而且,通过先前的操作,朝廷目前的财政状况良好,所有封赏下发之后,国库还有少量存余。
他准备在长安规划东市、西市两个大型商圈市场,方便管理商业活动和收税。
此外还有斗兽场,蹴鞠场等文化娱乐设施集中的游乐坊区。
而这些地方周围的土地,刘禅可是一直捏着没卖。
当下卖出去的都是地段普通,将来也不做什么特殊规划的地方,即普通居民区。
等之后,振国商行总部在长安落定,便可开设大规模的信贷业务,进一步刺激经济发展和朝廷税收。
到时候再将自己的规划公布,这些地方的地皮能直飞十倍有余。
或许能提前引士人说出这句话:“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熏戚世家,居无隙地。”
而朝廷的财政,一直是刘禅所在意的重中之重。
钱粮二字,便是朝廷的两个拳头,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刘禅打算在户部之外,再设置两个分司,将户部的工作拆分,分别为盐铁、户部、度支三个部门。
因为刘禅不打算采取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懒人国策。
商业若是失控确实是洪水猛兽,但若是用得好,也能成为大汉的祥瑞。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