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汉朝廷来说。
要结合自身优势,迭代新型打法,突破条件限制,拓宽市场蓝海……
用人话来说,就是敞开大门、组建皇协、招降纳叛。
就像长安的科举不限士人籍贯,当天下大势变得明显的时候,想要跳船换船上船的人比比皆是。
种田发育,然后钢铁洪流的推过去当然干净利落,没有后遗症。
只是时间太长,会让太多的有识之士苦盼王师久矣。
这好嘛?这不好。
所以刘禅决定,用一场盛大的爆炸,一个名将的阵亡,来掀起江东清算孙氏的大运动。
只是面对这个决定,一些熟悉内情的人还是表示担忧的。
比如与江夏黄氏有些关系的诸葛亮:
“陛下,如此一来,夏口城怕是要被摧毁。”
毁了夏口,同时也意味着汉军在当地没有立足之地。
没有后勤中转站,接下来继续进攻江东的难度将会被加大很多。
刘禅的回答很简单:“不破不立。”
这时候刘禅已经没有保护历史古迹的心思。
“夏口城太小,无法承载汉江交汇通衢之重任,朕打算在此地重建新城。”
“汉水泱泱,我大汉布武天下,这新筑的城池,便叫做武汉吧。”
看着诸葛亮有些吃惊的样子,刘禅很高兴。
一方面是他的转变,诸葛亮没有察觉到。
自己已经看的更加长远,渐渐的向着更加成熟的政治家方向转变,为达成目的不再拘泥于军事手段了。
或许是自己之前动不动就把精力放在军事上,导致诸葛亮下意识把自己当成了纯粹的尚武皇帝。
反正诸葛亮都没能看出自己的变化,这让刘禅心里莫名兴奋许多,更加自信肯定了自己的成长。
另一方面,则是刘禅对江东局势的自信。
江东传来最新重要情报,江东内部人心浮动,这才是刘禅决定下点血本的重要原因。
情报工作这方面,六扇门和军机台做得相当不错,丞相诸葛亮了解的速度是要比刘禅慢一拍的。
而当诸葛亮看到刘禅递给自己的情报后,脸上的疑惑便消失不见,随后便点头认可了刘禅的决定。
只见情报上的内容是:庐陵大户李桓、路合,会稽东冶豪强随春,南海豪族罗厉等人在六扇门的掩护下,皆派遣质子入朝请表。
他们表示希望得到朝廷的认可,他们将约定时间在江东本地同时发动针对孙权的叛乱。
或许是受到彭绮的鼓舞,或许是他们自己本就对孙权不满,总之他们现在想要起兵反抗江东孙吴政权了。
同时,这伙人还颇聪明的为自己找了个买家,想要趁机卖上一笔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