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所谓“包会”,顾名思义,自然是有红包可拿的会议。
\n
企业的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之类,看似主角是台上的企业老总们,实际上,大爷们却是坐在台下的记者,你台上再热闹再风光,台下的记者们不高兴,一个字也不写,一条消息也不见报,照样没戏。
\n
但台下的大爷也分三六九等。
\n
既不用名片也不用记者证的,那是一等一的,有发稿权的大爷,多半是首席记者之类,跟这些企业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他们不拿红包,而是包红包,发红包,包剩下的,直接揣口袋里就行了。
\n
既用名片又用记者证的,叫给面子,捧场的大爷,多半是混了三五七年,有了一席之地,正如狼似虎等着机会,他们拿红包。关系一般拿小份,关系铁的拿大份。
\n
既不用名片又不用记者证的,叫混饭吃的记者。运气好的拿小份,运气不好的,偷鸡不成蚀把米,当然,也是有可能的。
\n
零工资的陈若兮,既没有名片,也没记者证,那一次参加房地产公司的新闻发布会,混饭吃的时候,碰上,运气不好,白搭上十几块路费不说,没拿到小份的红包,还被一等一的记者大爷们奚落成要饭的叫花子。
\n
陈若兮躲在洗手间抹眼泪。
\n
尴尬的杨守诚在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n
陈若兮一时没留意,进了男洗手间。
\n
陈若兮哭得声嘶力竭,欲罢不能。
\n
杨守诚脱掉西装,只穿白衬衫,有七八分象洗手间的侍应生,守在门口,劝告每一位男性访客:洗手间正在维修,请去二楼别家。
\n
“当年你为什么帮我?”陈若兮问。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