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那四个支队跟随着宋温暖,一起向陕北开拔。</p>
留在城头上送行的众人,看着远去的四个支队,也都是唏嘘不已。</p>
这一别,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面呢。</p>
等再过十天,丁政委和杨立青、赵必达也要出发了。</p>
他们要带着另外两个支队的人马,过黄河奔赴山西的战场。</p>
到时候他们的番号,就要从西甘联军,改成八路军的独立团了。</p>
前些日子,宋温暖特意给的他们,送来了上万顶的八路军的军帽。</p>
另外还有一千支驳壳枪,和十万发手枪子弹。</p>
宋温暖的意思是:“等同志们,到了广阔的华北平原上。</p>
这些个八路军的军帽,就会成为你们的招兵旗。</p>
到时候你们的手里,有了多少顶八路军的军帽。</p>
就能够从地方上,拉出来多少支八路军的,敌后游击队。</p>
还有怎么样才能,从老家拉队伍,怎么样从会、道、门里往外拉人。</p>
还有什么第一支枪从哪里夺,什么样的伪军哨卡最好打。</p>
什么样的村子适合做堡垒户,怎么样威胁敌伪人员,给你们送情报。</p>
最绝的就是:你们知道红点和黑点的故事吗?</p>
听完了以后,大家的感觉就是:这些个汉奸,要是落在宋温暖的手里,那才叫生不如死呢!</p>
还有最颠覆人生观的就是:如何在鬼子的宪兵队里过堂……?</p>
宋温暖把当年地球上的八路军,是怎么拉队伍的方法,都给大家介绍了一遍。</p>
也把后世查到的,当年八路军,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各种妙招,也全讲了一回。</p>
听得杨立青,都是一愣一愣的,下了课就去找了丁政委。</p>
连说这个宋温暖的脑袋,不知道是怎么长的。</p>
怎么这么多的敌后工作经验,他都能门清呢?</p>
丁政委这会,哪有时间搭理杨立青呀。</p>
他正用钢笔,一字一句的记录着,宋温暖的抗日小妙招。</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