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是个象征,是书院的象征,是天下读书人的象征,近些年似乎也成了启元的象征。夫子就是夫子,不是老师不是先生,夫子也不收徒弟。
寻常人想进书院去聆听夫子教诲,要么老老实实念书考试,要么如同当朝首辅王明阳那般,先是能命好遇见夫子,还得有本事让夫子青眼想看。
既然听过夫子教诲,书院的学生大都会以夫子学生自居,随着岳麓书院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地位稳如磐石高若泰山,近些年更有凡是看过两眼文章认得几个大字的都敢说自己是夫子的弟子,如此一来,书院夫子倒真是桃李满天下了。
在书院读书学习研究学问的人多,在书院教书育人的也不少,尤其是在王明阳之后,连朝中的许多大臣都会在空闲时候跑去书院传道受业,甭管怎么说书院的学生已经成了每年举试最中坚的力量,现在教授的学生中保不齐就有日后的状元榜眼探花——
要说起书院年轻一辈里,还真就得数欧阳苏是最被各方器重的一个,从小待在书院博览群书,至今也不过刚二十出头的年纪便能写的一手锦绣文章,更有以一敌十的雄辩之才,当年及冠礼一人上辨倒了五位书院先生,自此一战成名。如今又负圣喻传令北疆烂柯山,将烂柯山的圣女都给带来书院了,风头之盛不知惹得太安城多少千金小姐要心心念念的惦记着了。
这一日国子监温祭酒到了岳麓书院。
国子监本就是执大学之法,掌教学考试,祭酒之下国子,太学,四门,律算,书学,算学六门,各有博士一位,祭酒掌监学之政。同样是教书育人国子监跟岳麓书院往来密切,在温祭酒的授意之下两方更时常相互切磋交流,思辨论理之风大行。
温祭酒偶尔过来走动,但每次都要问上一句:欧阳苏过来了么?
今儿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算上上次,上上次,温祭酒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