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华夏之文学,上百年来,没有进步,一直在倒退,一直在故步自封。”
“若是真有才学,放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被埋没,唯有没有笔墨的人,才会这么害怕改变,因为一旦改变,揭开了那层遮羞布,很多人的真实情况,就被直接揭露了。”
“因而有的人怕了、惧了。”
“不愿了。”
“诸位可以惧、可以怕,甚至可以视之为洪水猛兽,但诸位不能叫后世人也怕也惧,不然一代不如一代,那天下才是真的没有指望了,若真的到了哪一步,只怕诸位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为天下读书人唾弃辱骂。”
“编书便是要公正客观。”
“不能先入为主,更不能私心太重。”
“因为你们要教授的对象不是自己的门人学生,而是整个天下的年轻人,他们是天下的希望,是大明的未来,我的确言语有些过重,甚至有些过激,因为我不希望这些人被这些充满陈词滥调的教材给耽误了。”
“他们不该接受这样的局面。”
“这是我最后一次提醒,若是你们还不能保持公正,那我会将诸位全部清退,世上会读书念字的人很多,诸位的确是天下才华拔尖的少部分人,没有了诸位相助,想编著出这些教材的确会拉长很久。”
“但如果达不到效果,更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若是诸位学士不相助,那我就另请高明,地方的文人士人,民间的工匠、农夫,他们都可以为我所用,若是一百人不行,那就请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只要数量足够多,哪怕是让他们自编自学,只怕也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