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了。”
“儿臣知道。”
“父皇不想多征税。”
“想让百姓能尽可能的过上日子,但事实并没有按父皇所想,田税不多,各种苛捐杂税,从来没少,而大明的官员因为俸禄低,自然要取‘银’于民,最终这‘节省’下来的钱粮,还是交上去了。”
“关键朝廷还‘一无所知’。”
“父皇对经济措施,同样是一塌糊涂。”
“大肆的颁布大明宝钞,父皇虽说这是发给官员的,最终官员又让百姓买单,而朝廷并不收大明宝钞,最终这些大明宝钞就沦为了一堆废纸,然百姓却只能望着这一堆废纸欲哭无泪,因为他们的钱粮都被这些废纸替换掉了,但他们还要交税,还要纳粮,还要去服役,百姓越来越困苦。”
“儿臣已记不得谁给父皇提的建议了。”
“只是儿臣如今还记得当时那些士人的嘴脸。”
“说这大明宝钞就是一堆废纸,朝廷用一堆废纸,换来了白花花的银子,还说是无本万利的事,对朝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还能不断充实国本,儿臣当时也深以为然。”
“但现在儿臣琢磨出味来了。”
“大明宝钞是发下去了,但哪里落到了官吏手中,不全都落到百姓手中吗?百姓本就生活艰难,哪里承受得住这种盘剥,最终岂不是又要落得卖儿卖女,或者卖田卖地的下场。”
“这不是让我大明重蹈元代覆辙吗?”
“提出建议的士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