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使这座灯塔白天日光闪耀,夜夜灯火通明,能为入港船只导航,给舵手带来安全感。其形塔基14米高,实质上是覆盖在大岩礁上的一座三四层高的大棂。
刘梦石说,下层塔身71米高、方形,上端四角各有一尊《波赛东之子吹海螺》的青铜铸像,用以表示风向和方位。中层塔身缩成细柱形,9米高,其洋葱头形的圆塔顶,成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建筑的重要参考借鉴物。上层塔身之上是圆形塔顶,有巨大火炬不分昼夜冒火焰,塔顶还有一尊高约七公尺的海神波赛东青铜立像,增添了神话与艺术风采。
海洋专家高敏所长说,托勒密一世是埃及的首位马其顿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的将军,在亚历山大大帝32岁意外身亡后,于公元前305年称王并很快宣布了灯塔的建造计划,由建筑师索斯塔特负责设计建造,三层楼的塔高约130米,强光足以照亮方圆55公里的海面。
相关传说:有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说提到灯塔的光能在敌人的船未到达港口之前将它们烧着。还传说托勒密禁止索斯特拉特将他的名字刻在作品上,但建筑师还是将相关铭文留在了灯塔基座上,藏于石膏涂层下方,上方是赞扬灯塔建立者托勒密的铭文,许多世纪后石膏被腐蚀,露出了索斯特拉特的名字。
张洪德教授说,疑惑的是,在956年、1303年和1323年的地震中,灯塔受到极大损害。15世纪盖特贝城堡建造在灯塔的遗址上,它使用了灯塔的一部分石料。它的下落
,
一直令人困惑
,
更引人猜测
。最近
,
法国和埃及组成了联合考古队
,
即将对亚历山大灯塔展开考古勘探和探索发掘
,
试图让历史真相浮出水面。
首次以水下作业为主的考古活动
,
集中在埃及北部城市亚历山大一带的海域进行
。埃法两国抽调了顶尖科学家,并配备齐全的潜水设
备,以应对变幻莫测的海上气候和纵横交错的暗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