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些都是高衡对他们说过的话,现在,他们可以用来指导新兵了。
“你们都用过土铳,废话我就不多说了,记住了,照门要瞄准目标,这样才能打得准,火力要密,否则一杆火铳起不到什么效果。”城外,震天的火铳声响起,按理说,火药和铅子没有补充,光靠缴获安南人的顶不了多久,但是高衡知道,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道理,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了,必须在短时间内打出尽可能多的铅子,打五十铳的射手肯定比打十铳的射手更加容易找到感觉。
王奇也就不藏着掖着了,让士兵们玩命地轰打,队伍前方三十步和五十步的地方,他特地组织城内的老人妇女拆卸民房门板,设立了标靶,士兵们只要端起火铳冲着标靶猛轰即可。
按照高衡的方法,王奇也对两百人的火铳队进行了编组,分成四个排,将装填速度差不多的人放在一个排内,提高整体性。同时直接照搬安南人的射击战术,三个排分成三队,轮番射击,最后一个排充当预备队,前面的人若是战死,后面的人就立刻填补进去,保证火力密度。
高衡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实是借鉴了典型的倭兵铁炮三段击,大明神机营虽然也有三段击的战术,但是跟倭兵大有不同。万历援朝的时候,倭兵的铁炮三段击着实让明军吃了大亏。
神机营的三段击,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叫火铳传递三段击,第一排人负责开火,第二排负责传递,第三排负责装弹。看起来好像效率很高,但是有个巨大的弊端,因为第一排士兵往往是打得比较准的士兵,后两排射击水平肯定要差一些,但是装填比较快。
如果单纯从射击角度来说,每三个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组,各司其职,效率很高,但是如果某一排的人遭受了伤亡,整个队伍的射击节奏就会打乱。打得准的伤亡了,后面的人填补上去就打不准,装填快的人伤亡了,前面打得准的自己装填,射击速度就降下来了。
彼时的火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