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程平道:“三个因素受到限制。其一,是这簧轮铳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将军想想,如果这铳这么简单就能造出来,佛郎机人为什么不大规模换装?将军请看,这把铳上有多少个零件,我们抛开铳本身不论,只单单看它的击发结构,也就是铳机,自扳机以上有辅助钩杆,左右磨轮钩杆,簧片,传动链,磨轮盖,转轴,磨轮本体,定位簧片,杠杆,药锅盖,锅盖簧片,左右燧石夹簧片,燧石夹,制动轴,最后还要加上面板遮盖,一番下来至少二十个细碎零件,这还只是铳机,还不是铳本身,就算在铳身上不加以任何装饰,一个工匠要打造这样一把铳非三个月时间不可。”
“这。”高衡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接话,一杆手铳要造三个月,要量产需要多少工匠,他去哪弄这么多人。
“其二,就是这些零件的精密程度很高,实不相瞒,小人自认为手艺还不错,但是,但是也实在是没这个本事,这里几个师傅应该都做不了,除非将军能找到更厉害的师傅,可是这世上,这种高手又能有多少,这太考验个人技术了,说句实在话,不适合量产。”程平道。
“其三就是成本,既然如此复杂,这手铳比火绳铳成本高出太多,小人在广州军械局干的时候,大明朝一把火绳铳大约是二两多银子,要说火绳铳,倭人的铁炮质量更好一些,他们跟佛郎机人接触多,所以铁炮制造更加成熟,大概也就是三两银子。这簧轮铳价格至少五倍以上,还有原材料和工艺受限,成本太高了,还是不适合大规模装备。”程平又道。
他每说一句,高衡的心就冷了一分,看来自己有些一厢情愿了,确实,军工这东西,即便是在后世,也需要一整套的产业链才能完成,现在他不过是刚刚解救了一群侨民,挑选出来一些工匠,占据了一个小县城,就雄心壮志想要大批量造火铳,未免有些天方夜谭了。
而且他也没有一个合适的军工带头人来主持工作,这是一门科学,不是程平这样的熟练工匠能挑起担子的。别说是簧轮铳,现在就让他大规模生产火绳铳都不可能,从原料到金钱,就没有不缺的东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