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道:“大人,大人,卑职,卑职。”
方震孺扫了他一眼道:“你方才说的,这个叫高衡的小旗官,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字一句给老夫解释清楚,此人立下如此汗马功劳,你为什么不在战报上体现,老夫本以为你算是大明为数不多的英勇善战之将官,没想到跟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是一丘之貉!”
方震孺这话说得很重,左斌都快要尿出来了,自己距离守备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现在看来有些悬了,这就是方震孺一念之间的事情。他不知道,这位巡抚大人一直以为人正直著称,现在他这么干,等于是贪墨了高衡的军功,把别人的功劳放在了自己的头上,方震孺平日里最恨这种事情。
见左斌语无伦次说不出话来,知道内情的方文立刻站出来打圆场,“大人,此事昨日左千总也对下官禀报了,就由下官来陈述。”随即,便将高衡的事情和盘托出。
方震孺也没心思吃饭了,听完了方文的话,立刻起身,在房中来回踱步,一边说道:“数万侨民受难,我们难道不应该做些什么吗?这个高衡倒是厉害,这么短时间内就将侨民给组织起来了,能打仗不说,还能打胜仗,难能可贵啊。老夫以为,应当接引他们回到镇南关,回到大明怀抱。”
没有人接话,在座的除了凭祥州的文官武将之外,还有方震孺从南宁府带来的随员,众人都不说话,方震孺猛然意识到了什么,有些颓然地坐下了。
众人不说话,他也明白是什么意思,去海外的侨民大多都是在大明谋生困难,或者找不到好营生,才去的外面,若是在大明能安居乐业,又有谁会出去呢?更何况现在大明的局势也不比安南好多少,那么多人回来,往哪里安置?
朝廷现在政令不通,肯定是管不了了,这要是扔给地方官府,哪个地方官会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广西北部的各个关隘都已经开始拒绝北方难民进入了,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没有粮食,养不活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