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燃眉之急得到了解决。这件事情直接惊动了高衡,并且不得不让高衡亲自出马去琼崖一趟。
时间倒回到十月底,那时清军正在西山练兵,永宁战役已经结束,高衡回到了谅山府。琼崖全岛跟高平府一样,也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自从广州撤退之后,王奇和宋应升等人便不断往返于壕镜和琼崖之间。琼崖生产建设兵团在瞿罕、宋应升等人的谋划之下,已经初具规模,琼崖的军队和水师也在扩张。
按照就地扩大的原则,在琼崖的水师和陆军直接划入琼崖当地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王奇当时带上去的是一个旅,吸收一个明军旅之后,目前是两个旅的规模,但当地人口充足,完全可以进行扩军,比如水师和陆军都可以在当地招募,直至扩展为一个军的规模。
陆军倒是好办,不过水师让王奇头大,统帅部已经发来文书,说是下龙湾船厂建成投产,未来琼崖作为前进基地,势必会有更多的舰船进入,但是水师士兵如何招募呢?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水师的陈永素却给王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陈永素自从加入兴华军水师并且参加了对广州的作战之后,已经深深融入了这支军队,作为陈璘的孙子,陈永素从小就有为国为民的志向。只是明廷腐败,明军更是腐败的没边,所以陈永素的才华一直未能施展。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陈永素在兴华军之中可以一展胸中所学。不仅是陈永素,就连陆军的査大鹏也因为有功而被王奇提升为旅长,一步登天,做到了相当于明军游击的位子。
那日,陈永素正在海面上进行水师操演,舰船瞭望哨的士兵大喊道:“海面上有人。”陈永素立刻下令全军戒备,并让小股部队乘坐小船前出打探,打探的士兵片刻就回来了。“大人,好像是渔民。”为首的队长禀报道。
海面上有渔民也没什么奇怪的,但是一般渔民见到舰队应该都避开了,可是这些渔民好像是没看见一般,依然在打鱼作业。陈永素也有些奇怪,连忙抬起千里镜观察,这一观察就发现了古怪的地方。首先是这些渔民的船只,并不像普通渔船那样是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