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若李自成那样。但是满蒙八旗,从小就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战士,一个战士从年幼到成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确实可以说死一个少一个。”
他话锋一转道:“可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难道高衡的兴华军就不是死一个少一个吗?我们有短板,他就没有?他兴华军虽然强大,但是这也是他的极限兵力了,他的地盘就那么大,人口就那么多,这些兵力应该已经是他的极限了,要知道,这个平衡点很难维持,我想,皇上应该更加明白这一点。”
多尔衮点了点头,曹振彦这话倒是一点不假,确实是这样,如果说别人对这番话没有太多感触,特别是原来明廷的官员们。但是多尔衮作为清廷高层,对曹振彦的话可是太理解了。
事实上,清军面临的就跟兴华军面临的情况一样。想当初,八旗为什么就那么点兵力,直到现在,满洲八旗战兵也不到十万人,还不就是受限于人口。因为人口不足,爆兵能力就有限。
后世因为生产力提高,兵民比例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按照古代的生产力,兵民比例最多只能是百分之十,也就是十个人一个兵就是极限了。这个兵是所谓的战兵,而不是武装平民,你真要算武装平民,那随便在街上拉个人,发一把枪就行了,但是这种士兵是没有战斗力的。
不管是满洲八旗还是兴华军,都是明末职业化军队的巅峰,平日里完全脱产,干的就是打仗的活,所以战斗力才如此强大。多尔衮之所以明白曹振彦的意思,就是因为曹振彦说的没问题,兴华军跟满洲八旗本质一样,都是脱产的职业化军队,高衡如今能拉出来的队伍,就是他的极限战兵了,如果损失小部分,还能补充,如果打光了,根本不可能再从人口当中抽调出这么多人脱产。所以为什么多尔衮不舍得使用满洲八旗,死一个人都很心疼,本质上就是这个原因。
“朕明白了,曹先生的意思是,我们也学学高衡,想办法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多尔衮道。
“正是如此。”曹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