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中关村银谷大厦。
雷布斯和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名为小米的手机公司就此诞生。
同年8月ui内测版发布,11年10月,小米正式上架销售自家首款3g智能手机小米,雷布斯和他的小米的传奇旅程就此开始。
小米第一代智能手机开创了定制系统的先河,其自家的ui系统在安卓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符合华夏人使用习惯的内容,其易用性广受好评,也帮助了小米手机在市场上取得不俗表现。
加上李毅从中的引导,短短半年多时间,累计销售已经突破了千万台,远远超过了本来历史700万台的销量。
本次c轮融资,是为了8月发布的小米手机1s、小米手机2的生产做资金储备。
有了第一代的成功,不论是小米的员工还是李毅他们这些股东,对这两款手机的发售都非常有信心。
而根据雷布斯最保守的估计,两款机型加起来,1500万台是没问题的。
所以,李毅成本只有20多块钱的电池,对于雷布斯或者说在座的所有人,都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小米太需要利润了。
小米成功的核心,就是性价比,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利润,一块电池减少40-50块钱的成本,这个数字几乎就是小米1刚刚发布时候的整机利润了。
现在一块电池,能让小米利润翻一倍,他们自然心动。
但也正是因为小米恐怖发展,大多数人是不认同神驼电能和小米股份的一换一的。
即便此时两家的估值相当,但在他们看来,神驼电能的未来却已经注定。
因为在他们眼里,新能源汽车,也仅仅是汽车市场的一个补充,神驼电能未来市场空间有限,而小米确是无限。
对于这一点,李毅也没办法,他总不能说未来新能源电车销量怎么样怎么样,宁王估值怎么样怎么样吧?即便说了,能有人信吗?
这是一个时代的认知问题,正如小米在2016-2018年间经历挫折一样,除了李毅,谁能够料到?
李毅拿出来威旺的线下销售渠道,也正是要让小米杜绝线下这一步的缺失。
因为,谁都想不到,小米2013年全球ui用户就超过1000万,到了14年,小米全年累计销量就暴增至了6000万台。即便15年,小米销量增速开始放缓,但小米手机机整体销量也有6400万台。
那时候小米已独占全国15%的智能手机市场,成为国内第一大手机品牌,但就是这样,在经历了这样长达数年的快速增长与扩张之后,进入16年以后,销售却陡然下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