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必要的。
从公开数据里能够得出,一个运营不错的数据中心,大约60%的成本是用于电费,而电费里面大约40%就是花在冷却设备上。
看到这里,再考虑到大数据时代数据中心的高负荷运转,你说数据中心该建在哪里呢?
答案很明了:哪凉快哪待着去!
要凉快,那肯定是水里凉快嘛~
但还别说,还真有数据中心是建在水里的!
微软就这么做了,他们在水下部署数据中心,既因为海岸线离用户更近,可以降低延迟。
同时,常年低温的海水,相当于给数据中心加上了天然冷却装置,极大简化了数据中心的散热设计,而海水温度波动又很小,每年也就5摄氏度左右的变化,这也对数据中心稳定有很大意义。
李毅重生之前,已经有很多城市在规划建设水下数据中心,出发点也不外乎上述优势。
而除了水里,散热好、电价低、温度相对恒定也就成为数据中心选址的“黄金标准”。
再考虑到我国东西部地价差异较大,在西部建设数据中心的优势就很明显了。
进入2010年以后,南方数据中心的核心区所在地,贵省贵安的优势就日渐突出。
这里海拔高、气温低,而且气候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都不超过20摄氏度,就算是夏季平均气温也仅21.7c,可谓“清凉”,这就能够满足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
同时水资源充沛,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能够代替空调系统,帮助降低电能消耗,让数据中心的耗电成本更低。
再加上当地地势总体也较为平缓,地质结构稳定,发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都比较低,而且周围也没有什么辐射源,可以很好的满足数据中心安全和灾备的要求。
后来包括苹果在内的许多服务商,也都将数据中心选址于此地,就是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优势。
当然,李毅在建设数据中心选址的时候,也看过其他地方,包括汤凌云的团队,除了贵省贵安,还有乌兰察布、中卫、克拉玛依等西部城市。
这些地方的共同优势,那就是温度低,更有利于降低数据中心的散热能耗。
至于最近的地方,那就是并市隔壁的阳泉了。
这里的优势和克拉玛依有点像,煤炭等物质资源丰富,火电成本更低,百度后来就在这里修建了自己的数据中心,虽然不排除百度老板李艳红是阳泉人的原因,但这里电价低也是真实的。
至于很多人说,这么大企业,数据中心建的起,难道会用不起?
那可能就是太小看数据中心的耗电量了。
腾训当下的服务器大约有五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