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正二十一年春天,北平城中的气氛极其诡异,既令人紧张不安,又让人充满期待。
尤其是听说大顺皇帝李鸿基即将入城时,大周朝一些官员们顿时陷入到了极度的不安与纠结之中。
他们是拒不承认大顺皇帝李鸿基,为国尽忠,谋求青史留名;还是干脆改旗易帜,奉李鸿基为新主,给子孙后代搏一个前程?
随着消息传来,李鸿基的侍卫亲军已在不远处,京城的街道上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躁动。
一些大周朝官员们身着官服,面色凝重,他们在城门口处焦急地等待着。
此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人在暗自懊悔,想着若是当初能为大周朝廷多尽一份人力,多助一份兵饷,或许不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那懊悔如同虫蚁啃噬着内心,他们回忆起曾经在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敷衍塞责,如今面对这改朝换代的局面,悔恨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又不敢落下,生怕被人瞧见这软弱的模样。
“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东平郡王穆莳之孙、世袭一等公爵穆云低声叹息道。
昨日凌晨,宋康年手下某位文书找上门来,说是宋公年迈畏寒,需要几名貌美婢女暖被窝。
穆云听说后,丝毫不敢怠慢,连忙将自己房中尚未生育的三位年轻侍妾,都一齐送给宋康年了。
不但如此,他还给这三位侍妾,每人各打发了五百两银子,美其名曰陪嫁,以示双方再无瓜葛之意。
一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