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可一看到王成学那充满希冀的眼神,王允又有些不忍心了。
想当年,周进身边围拢了一大群年轻人,王成学也因缘际会,参与其中。
结果十多年下来,大家都取得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造化,连那个傅检,都荣升保州府学教授,唯独王成学一个人,还没进入体制内,拿到铁饭碗,这让王成学又怎么能不焦急呢?
更何况,王允膝下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不替他深谋远虑,以后谁来继承家业?
想到这里,王允便向王成学耐心解释道,“关于你的人事动议,是我亲自否决的,你也不要怪罪到别人头上。要知道,你作风散漫,又没有营伍经验,管教那些基层武官,可不比管教那些贫苦人家出身的苦娃娃,万一局面失控,发生事故,即便为父能保住你这一次,也保不住你下一次,你也不要想在松江侯府一系有所进步了。”
“那我怎么办?”王成学郁闷道,“桃李书院陆续分拆,先是武备学堂拆分出去,先后设立了齐鲁武备学堂、保州武备学堂。再后来又是崇文堂分拆,成立了崇文书院,由贾代儒老先生挂名书院山长。近来又听得松江侯说,有意将农学堂、医学堂、商学堂等,都从桃李书院独立出来,甚至连堂主人选都拟定好了,说是要让从松江淀山湖珍珠养殖项目基地过来的刘能,出任保州农业学堂堂主。”
这件事情,王允也曾听说过。松江侯府一系从南方撤出,陆续转移至北地发展,留守在松江府境内的相关产业,因为缺乏官方保护,便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各种问题。
金陵扬光小朝廷成立后,江南望族自以为找到了新靠山,对于松江侯府遗留在南方的部分产业,便忍不住有了觊觎之心。
不唯独是刘能,因为周进房中爱妾王熙凤的关系,金陵王家已经变卖祖产,经由松江海港出海,前往宝岛鸡笼港定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