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高级文官所常有的文化偏见,他又急于打听冀国公府一系的内部情况,便和颜悦色,和傅检、胡永二人闲聊了许久。
“我记得冀国公府还有一个礼宾专干薛蟠,乃冀国公房中姨娘的哥哥,他为何没有过来迎接我们?是不是看不起我和韩大人啊?”史鼎半开玩笑一般,向傅检询问道。
傅检连忙陪笑道,“侯爷千万别想岔了,薛老哥再自视甚高,也不可能看不起您忠靖侯大人啊?若不是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金陵扬光朝廷又怎么可能迅速建立起来,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了大江南北的局势?这次侯爷由内阁首辅转任北直隶行省总督,负责统筹谋划对清军的作战行动,堪称中流砥柱,国之干城,世人多所钦慕,傅某人也同样如此啊。”
傅检这番话,说到了忠靖侯史鼎的心坎里。他嘴上谦虚道“哪里,哪里”,心里头却快活得差点笑出声来。
傅检又奉承韩厉道,“韩大人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科考得中,实乃有福之人。傅某当年在北平城中读书时,也多次揣摩过韩大人的考场范文,自觉获益颇多,要不然这学官,我便干不下去。”
韩厉心想,这个傅检真是一个阿谀小人,但不知为何,他对傅检的印象,却一点点地开始好转起来。想着傅检这厮,文学才华肯定没有,但他谦虚上进,心向光明,还是颇有一些可取之处嘛。
过了好大一会儿,韩厉才蓦然惊觉,这个傅检,说了一大堆废话,唯独没有回到忠靖侯史鼎大人最初的那个关键问题:冀国公府的礼宾专干薛蟠,为何没有前来迎接?
傅检听到韩厉再次发问,他也知道躲不过去了,便解释道,“这次冀国公府改旗易帜,动静很大,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薛蟠已经前往盛京,向清廷通报冀国公周进大人即将南下之事。”
听到这里,史鼎、韩厉二人对望了一眼,心想:难道冀国公周进大人,真心打定了主意想要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