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总兵袁绵侯虽然想极力淡化他和冀国公府一系达成军火交易一事,但这个世界上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而且他身边部众,也潜藏有大顺皇帝李鸿基派来的眼线,能够随时将其最新动态,传递到长安城里。
袁绵侯后撤至永寿县境内捉鸟打鱼,无意于和冀国公府一系主力死磕,就已经让大顺皇帝李鸿基有所怀疑了,现在他还和冀国公周进暗中勾连,以极为优惠的价格购买军火,导致他更加不被李鸿基所信任。
要不是大敌当前,李鸿基怕是要亲自出征,将袁绵侯捉住吊打一顿了。
既然袁绵侯靠不住,李鸿基只能期望自己的侄儿李补之,能够以最快速度赶来,方能解决长安之围。
但李补之还在半路上,冀国公府一系在确认袁绵侯已经不足为虑之后,便开始尝试着进攻长安了。
得知对方即将攻城,李鸿基深知自己不能再像往日一般,躲藏于深宫之中,他终于走出了长乐宫,巡视长安城墙,鼓励士卒坚持抵抗,等待援军。
李鸿基还着重强调了大顺军在面对冀国公府一系主力蚁附攻城时的相对优势。
“大顺军以前攻城,吃了许多苦头,想必大家印象深刻。如今落到咱们守城,有了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这个仗就好打多了。长安城墙高高耸立,让咱们处于上方位置,这使得我们在攻击敌人时拥有极佳的视野和攻击角度。当敌军如蚂蚁般攀爬城墙时,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敌人的薄弱点,无论是利用弓弩远距离射击,还是用石块、金汤等进行攻击,都能占据主动。从高处向下攻击,力度和杀伤力更大,如箭矢向下射时,能更深入地穿透敌人的身体和盾牌。”
“而且,我们守卫城墙时,还可以得到防御工事的助力。长安城墙本身就是一道坚固的防线,它宽厚且高大,能有效阻挡敌人的进攻。大家还可以看到,在城门处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