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而,对于田玉峰的刁难起初多有隐忍,还多次派遣使者前往田玉峰处,阐明合作之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言明当下局势之危急,唯有携手方能有一线生机。
但田玉峰却固执己见,他自恃郧阳地势险要、自己经营许久,对大顺君臣的提议不屑一顾,甚至变本加厉。
他不仅继续在物资上封锁大顺军,还暗中煽动郧阳当地的一些势力与大顺军作对,散布谣言,蛊惑人心,试图让大顺军在郧阳难以立足。
大顺军将士们见田玉峰如此作为,自是义愤填膺,纷纷请战,欲给田玉峰以教训。
李鸿基与宋康年虽极力安抚将士,但面对田玉峰的步步紧逼,也逐渐意识到和平共处已几无可能,一场冲突似乎在所难免,双方关系愈发紧张,犹如弦上之箭,一触即发。
好在田玉峰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了,毕竟李鸿基是他曾经的老领导,对他曾有所提携。
田玉峰便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由他负责向李鸿基营中输送丁壮、粮食若干,让大顺军主力得以修整。
但大顺军须得在修整完成后,从郧阳地区转移至豫西、鄂北等地。
李鸿基兵少将寡,明知道对方是想将他礼送出境,却也只能被迫接受田玉峰的这个提议。
不过,有了田玉峰送来的大量钱粮物资补给,李鸿基、宋康年等人总算在郧阳地区寻得了一丝喘息之机,得以休养生息,实力渐次恢复。
休整完毕后,二人遂统领大军,浩浩荡荡朝着豫西南方向进发。
其行军路线蜿蜒曲折,大军所过之处,烟尘蔽日,百姓皆避之不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