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外界都说冯家的家底之厚,仅次于那个云遮雾绕、从不轻易抛头露面的传奇人物,相传某几缕香火可以“通天”的董半城。
冯玉庐是冯家的嫡长孙,自幼喜好阅读任侠意气的游侠列传,尤其痴迷某部山水游记。
这些帮闲便暗中雇佣了些地痞流氓,恰好被他们撞见调戏良家的恶行,好让冯玉庐做那英雄救美的义举。
陈平安看了眼冯姓少年的容貌,确有几分相似。原来当年陈平安当学徒时,隔壁龙窑有一位精明厉害却不失厚道的壮年窑工,好像就姓冯,烧瓷手艺好,工钱也拿的多,平时自己过日子极为节俭,遇到同行需要救急,却是出手阔绰,毫不吝啬,借出钱财,也从不与人讨债。刘羡阳就曾说过这种人定能发迹,否则就没天理了。
陈平安以心声问道:“是他爷爷那边出了问题?”
魏檗心声答道:“若不是他爷爷在,他家早垮了。是这少年的爹,明面行善暗中亏德,十分熟稔沽名钓誉的手段,挣钱太凶了。”
陈平安点点头,看了眼少年,说道:“力行善事,不必烧香拜佛,多积阴德,胜过磕头求神。”
冯玉庐欲言又止,本想说自己家族门风忠厚,岂能如此受辱于城隍庙,被察过司滥用刑罚。况且家族里边,父亲身边的人物,私底下总说是同行的几个大商巨贾,嫉妒眼红他们家业,既然靠真本事赢不过持身正派的冯家,便得了某些幕后高人的指点,转去暗处钻空子,想要通过城隍庙某些胥吏在阴律一途给冯家下绊子。少年听了,只觉有理,热血上头,最终按耐不住,便来了披云山,既然城隍庙行事不公,定然官官相护,不如直接来北岳,与那尊威严赫赫的神君讨要公道。
再者,在那部被少年翻烂了的老旧游记上边,魏神君很早便已经与少侠陈凭案,是一见投缘的莫逆之交,这般功德配位的大岳神灵,必定秉公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