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官从商最成功的案例了。”
宋思铭不禁对袁瀚海说道。
“现在谈成功还为时过早。”
“京海集团虽然发展得挺快,规模也不小了,但直到现在还没实现盈利,依旧是亏损的状态,完全靠一轮轮融资活着,什么时候,京海集团真正能靠自己赚钱了,什么时候我才能踏实。”
袁瀚海满是感慨地说道。
他现在的压力很大,属于被推着往前走。
就比如这次建自营仓库和自己的物流体系,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把新融到的资金花出去。
因为,你不及时地花出去,下一轮再想融资就难了,连花钱都不会花,投资人会认为京海集团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相信这一天很快就能到来。”
宋思铭为袁瀚海加油打气。
而后,宋思铭又说道:“其实,在你之前,青山还有一位弃官从商的干部,只不过他做的生意,和你做的生意,完全不一样。”
“你是说董天运?”
袁瀚海一下就猜到了宋思铭说的是谁。
倒不是所谓的心有灵犀,而是袁瀚海当年辞职的时候,分析过许多从体制内辞职的案例。
其中之一,就是董天运。
彼时,董天运的商业咨询公司已经初具规模,每年光是纳税就达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