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起来倒越发的认真了。</p>
据说那贾宝玉上学去了,林雨桐只要与林黛玉错开这个时间段去给贾母请安,这两人就基本上碰不了面。</p>
日子就在姐妹俩一教一学中度过。偶尔几个姐妹也过来一起说说话,做做针线。倒也不寂寞。</p>
这一日,天气和暖。不光三春来了,李纨也来了。</p>
这倒是稀客。</p>
林雨桐笑着将人请进来奉了茶:“大嫂子倒是稀客。很是该常来走动走动。”</p>
“你们姑娘家在一处说笑,我过来,只怕是你们不自在呢。”李纨笑着,才打量待客的屋子,见收拾的精致齐整,就不免赞了又赞。</p>
林黛玉笑道:“大嫂子有什么话就说。你再不是这般会夸人的人。你一夸人,总是有个缘故的。是不是有什么事,只管说就是。我不是那小气的人,我姐姐就更不是了。你这一夸,到叫我好不自在。只怕你夸得多的,我只想着你要求的多,反而不敢答应了。”</p>
这话像是笑话,可也直指本质。</p>
李纨的笑意就有些牵强,脸上僵了一僵。</p>
林雨桐心里苦笑,瞪了黛玉一眼:“玩笑不是这么开的。嫂子不用理她。她现在越发的猴儿了。如今教我针线,时不时的还拿一下先生的款。我可找谁说理去。外头请的师傅都没她这般磨人的。”</p>
姐妹两个一硬一软,一个挑明一个收尾,愣是将人的话堵在嗓子眼,想恼都恼不得。</p>
李纨失笑道:“都说着林丫头牙尖嘴利,如今越发的见识了。”</p>
林黛玉抿嘴一笑,就不多话了。</p>
林雨桐从潜意识里觉得,可能黛玉的敏感,让她早就察觉到李纨的为人。这人身上有太多的功利色彩,是黛玉不喜的。</p>
原著中李纨对于巧姐的遭遇袖手旁观,也证明黛玉的眼光是准的。</p>
她微微一笑道:“嫂子只管说。”</p>
李纨抿了一口茶才道:“是为了兰儿的事。听说林表弟在张家附学,我知道兰儿去不合适。就想着等林表弟下学以后,叫兰儿过来,问问功课也好。林家家学渊源,兰儿跟着,想必也能有些进益。”</p>
这读书是大事,也是正事。</p>
从林黛玉教香菱学诗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