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邢夫人又都打发了人来,都带着礼。</p>
请了两班小戏,在家里热闹了一日。</p>
鸳鸯回去就学:“家里人口不多,下人也少。但我瞧着,这进进退退,颇有章法。倒是有几分大家子的气派。”</p>
贾母沉『吟』着没言语,好半晌才道:“要是再大上几岁,配给珠儿就好了。”</p>
鸳鸯就不敢言语了。心里也明白,比起李纨,老太太更喜欢珩大姑娘的品格。她就低声道:“宝姑娘瞧着……稳重的劲儿,倒是跟珩大『奶』『奶』没出阁时候有几分相似呢。”</p>
贾母摇头:“不一样!”</p>
哪里不一样?</p>
鸳鸯见老太太不说,她不敢再言语了。</p>
忙忙叨叨的,这又是正月十五的灯节,贾府又叫赏灯。贾政又叫四爷给灯笼上提字。余梁和邵华也被接来了,整个大年下的,都有一大半时间,被叫到贾家过。</p>
过了正月十五,到了十六一收拾,这年节就算是过完了。</p>
过完了年,四爷就找余梁商量这以后的事,问余梁这个大舅哥的打算。</p>
余梁就叹气:“上学是不中用了。当年读了几年书,但想科举,是难于上青天啊!之前,在外面行走,倒是认识了几个宫里当差的,想走他们的门路,补个缺。六部的缺,我算了一下。吏部是最热门的衙门,银子要的也实在,这个缺不争也罢。礼部那一套,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什么时候出的纰漏都不能知道,真是怎么死的都闹不明白。何苦去惹嫌?刑部……我一不能断案,二不懂刑狱……”说着又摇头:“也去不得。如今剩下工部和户部,还有兵部,想到我这出身,掂量来掂量去的,还是想去兵部捐个官,然后候缺。”</p>
这跟四爷打算的其实差不多。</p>
四爷本来是想把余梁直接放在巡防营或者五城兵马司的。这俩地方,论起前途,未必就不好。但要是出了岔子,又出不了大岔子。很多勋贵家的庶子旁支都能安排进去。</p>
不过余梁想在兵部先捐官,这也不是不可。</p>
四爷就叫林雨桐:“先拿一万两银子给大哥。”</p>
余梁吓了一跳:“我手里还有银子……”</p>
“你先拿着。”林雨桐直接塞过去:“用不了就还回来就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