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以尤氏的出身,哪怕是做续弦,又有几家肯许亲。况且,尤氏嫁到府里之时,年龄几许?二十多岁的老姑娘,何以嫁进国公府邸成了正室?”</p>
这个皇后还真不知道。按理说诰命该有朝贺的,可她真不记得有尤氏这么个人。若是没见过,只能是请假了。不外乎病假或是产育假。</p>
别说她做了皇后之后没见过尤氏,就是以前作为王妃,也不记得在公众场合见过她。</p>
她一直避着,在避什么呢?</p>
皇后不由的问:“她到底是什么身份,有什么隐情,你一一道来……”</p>
元春摇头:“那时,奴婢年纪尚小。只知道这不合情理,却不知道缘由究竟在哪里。”</p>
皇后脸上的表情就一收:这是什么话。把这些猜测都拿出来,可都是些莫须有。</p>
这么想着,随即又一顿,这世上最可怕的可不就是莫须有。她这是要把这怀疑的种子给皇上种在心里。</p>
好个大胆的贱婢!</p>
元春好似感觉到皇后的怒气一般,又忙道:“若尤氏,奴婢有些看不准里面的隐情的话。那么秦氏呢?一个善堂抱养的弃婴,又何意嫁进国公府?”</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父母亡故的女子都不好说亲,说的命太硬。更何况这种父母不详之人。</p>
人常说的五不娶,便是:逆家子不娶、『乱』家子不娶、世有刑人不娶、世有恶疾不娶、丧『妇』长女不娶。</p>
所以娶媳『妇』这么重要的事,是得看祖上好几代的。家世、家风、家里人的身体状况、有无隐疾,甚至考虑到家里没有女『性』长辈的女子不娶。这标准不算是严苛,小户人家结亲都考虑的事,宁国府这样的门第为什么不考虑,非得找这么一个出身不详的人呢?</p>
这身份没有猫腻吗?</p>
而又能是什么样的出身,叫宁国府做出这样的‘牺牲’呢?</p>
元春咬牙又道:“太上皇仁善圣明,先太子圈禁东宫,却不曾慢待。多一女少一女的,是老圣人会计较,还是当时还是王爷的陛下以及诸位王爷会计较?”</p>
这话也没错。只是被圈禁的太子的女儿罢了,为这个计较有什么意义呢?平白担了不慈仁的名声。所以,隐瞒这个有什么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