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守公孙康,也是虎视眈眈,虽然还没有表明态度,但也不可小觑。”
“二公此来,只不知玄德有何交代?”
简雍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刘备的书信,双手呈给公孙瓒。公孙瓒接过书信,仔细阅读起来。
“伯圭兄启:弟备顿首。”
“今袁绍虎视幽州,图谋不轨,备与兄长情深义重,岂能坐视?闻兄与刘伯安有隙,此乃大敌当前,不可内耗之时。袁绍狡诈,必欲借刘伯安之手,先除兄长,再吞兄之地,其心昭然若揭。”
“弟青州兵众,可为兄长助力。袁绍新得冀州,兵力未盛,仓促难以攻取北平。况伯安仁厚,本无争心,兄何苦逼之?弟以为,袁绍虽然驻军渤海、清河二郡,虚张声势,实兵少将寡,不足以惧。”
“兄据上垠,城高池深,足以自保。况伯安本仁厚之人,本无争霸之心,兄若释嫌,共谋大计,则幽州可安,袁绍可破。”
“故弟遣宪和、汉升,携此书往,望兄能释前嫌,与伯安共谋御袁之策。宪和辩才无碍,必能说动伯安,使兄无后顾之忧。届时你我合力,袁绍虽强,何足惧哉?
“望兄深思熟虑,勿失良机。弟刘备敬上。”
公孙瓒看完书信,沉默良久。
当年与刘备、刘彦一同跟随卢植学习之时,二人以公孙瓒年长,以兄事之。凡事都以公孙瓒为主。如今世迁事移,自己倒要听他们二人的话了。公孙瓒未免觉得多少落差有些大。
刘备信中,虽然口口声声自称为弟,是对公孙瓒的敬重。但公孙瓒如何不知刘备的智谋和实力,也明白当前局势的严峻。
于是,公孙瓒抬头看向黄忠和简雍,说道:“玄德之言,甚善。不过……”
“将军不须忧虑。”简雍看得出来公孙瓒的顾虑,“刘伯安与我主皆汉室宗亲,他本性仁厚,与袁绍不同。如今其未曾增兵于潞县,想必其与袁绍商议不定。在下此时前去游说,大事定成!”
黄忠闻言,也站起身来,说道:“公孙将军,刘伯安乃仁厚之人,若将军主动示好,化解干戈。而我等愿为将军出使,说明利害,促成和解。”
“将军如还有顾虑,不如使国让率军增援潞县前线,施压于刘虞。我等再以好言说之,利害明之,双管齐下。”黄忠如此说道,给了公孙瓒一个比较好的主意。
公孙瓒闻言,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思量。当前局势紧迫,若再拖延下去,只怕袁绍真的会趁机而入。于是,他看向田豫,说道:“国让,有何看法?”
田豫闻言,躬身一礼,说道:“主公,玄德公之意,实乃中肯之言。若能与刘伯安和解,同抗袁绍。对我等来说,无疑是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