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支援。”
“我等则守备在祝阿,提前埋伏,待到其军到达祝阿城下,便可以多面围杀,一网打尽。届时我等再南下卢县,便可轻松许多。”
“如此一来,哪怕鲍信有命逃回,也是元气大伤了。”
刘彦、典满先是一愣,随后明白过来,拍案大笑。刘彦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孔明此计甚妙。若能成功,此处局势,当一举扭转呐!”
“孔明之谋,令人佩服。若依此计行事,我军胜算必然大增。” 典满亦是露出钦佩之色,抱拳道,“我跟随文和先生学习半年,竟然未曾想到此处,看来还是我学艺不精啊。”
刘彦听了这话,随即又大笑不止。
这可是诸葛亮啊。典满或许有些天赋,刘彦确实承认这一点。但是要拿典满来和诸葛亮比,也不知道是看不起诸葛亮,还是对典满太有信心。
“子盈不必如此,孔明一向聪慧。”刘彦拍着典满的肩膀,“既如此,就以孔明计策行事。”
刘彦略一思索,便开始部署起来。
“子盈,速速点一千军马,前往祝阿以北,截断其北上渡河济水之路。务必小心行事,不可让敌军觉察。”
典满拱手行礼,领命而去。
“孔明,你负责统筹全局,务必确保此计顺利实施。”刘彦脸上带笑,“汝既然献出计策,师父便把大事全权交给你处理,也算是师父对你的考验。”
诸葛亮拱手道:“师父放心,亮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师父所托。”
诸葛亮刚刚说完,便觉得似乎有些不对。他回头看去,只见刘彦已经悠哉悠哉地坐了下来,脸上满是如释重负的表情。
诸葛亮只觉得自己被亲爱的师父给坑了一把。看刘彦这副模样,明显就是犯懒不想干活了嘛!诸葛亮甩了一个大大的白眼,随后也只好走出大帐,任由刘彦在里面自娱自乐。
“令将士们休整半日,明日即进发祝阿!务必一战而胜!”诸葛亮走出大帐后,迅速召集麾下除刘彦、典满之外的诸将,开始有条不紊地部署各项事宜。
作为刘彦的徒弟,首先诸葛亮背后有刘彦站着。作为主将,又是青州境内声望数一数二的人。他要把大事交托于一个九岁的小孩,哪怕底下人会有异议,但也没人敢说些什么。
刘彦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出大帐,收起了方才的玩笑表情。他一脸严肃地看向诸葛亮远去的身影。
要知道诸葛亮二十七岁才出山,如今他早了近二十年就开始着手接触战场。凭他的学习能力,要他达到以后那个水平,应当不难。
至于典满、黄叙等人,刘彦倒是有意培养,否则也不会让典满跟着出征。如能引领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