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方案确定后,接下来就是解决技术难题。由于村庄里的工匠们从未接触过如此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他们对许多施工技术都一知半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顾芊凝和楚墨寒四处奔走,寻找相关的技术资料和书籍。他们还派人前往附近的城镇,拜访那些有经验的水利工程师,向他们请教技术问题。
在一次拜访中,他们遇到了一位名叫刘天明的老工程师。刘天明年轻时曾参与过许多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功底。他被顾芊凝和楚墨寒的真诚和决心所打动,决定帮助他们。
刘天明来到村庄后,对他们的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审查和优化。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比如在大坝的设计中增加一些排水孔,以调节水位;在灌溉渠道的建设中采用弧形设计,减少水流的阻力等。在刘天明的指导下,技术难题一个个被攻克,工程方案也变得更加完善。
解决了技术问题,资金短缺的问题又摆在了他们面前。修建水利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购买材料和支付工人的工资,而村庄的财政状况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费用。
为了筹集资金,顾芊凝和楚墨寒决定发动村民们共同参与。他们在村庄里召开了一次动员大会,向村民们详细介绍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资金短缺的现状。
“乡亲们,修建水利工程是我们村庄发展的关键一步。它不仅能够解决我们的农田灌溉和防洪问题,还能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我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共同为这个工程出一份力。”顾芊凝站在台上,动情地说道。
村民们听了顾芊凝的话,纷纷表示支持。他们有的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有的将家中的粮食和物资捐献出来,还有的主动报名参加工程建设,义务劳动。
与此同时,顾芊凝和楚墨寒还前往县城,向县令大人寻求帮助。县令大人对他们的水利工程计划非常赞赏,当即决定从县库里拨出一部分资金支持他们。此外,他们还联系了一些商人朋友,向他们借贷了一部分资金。
在解决了技术和资金问题后,水利工程终于顺利开工。开工的那一天,村庄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民们纷纷来到工地现场,为工人们加油助威。
工地上,一片繁忙的景象。工匠们有的在搬运石料,有的在搅拌水泥,有的在砌砖筑坝,每个人都干得热火朝天。顾芊凝和楚墨寒也没有闲着,他们每天都在工地上忙碌,协调各种问题,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然而,工程建设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大坝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