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因而能够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使他们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战,进行最彻底的人民战争,并获得最终的胜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军队和人民的团结与进步是战胜强敌的根本条件。首先,必须善于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制胜日本的主要条件是全国的团结和各方面较之过去有十百倍的进步,特别是军队和人民的团结与进步。为了充分发挥兵民在战争中的作用,必须进行深入广泛的政治动员,通过政治工作把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兵民之中,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使几万万人民齐心一致,贡献一切给战争,激发兵民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发扬兵民在战争中的自觉能动性。把数万万民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抗日战争就有了胜利的基础。其次,必须在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的基础上改善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军队是进行战争的骨干力量,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广大士兵群众就是穿军装拿武器的人民群众。军队和民众打成一片,使民众把军队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形成了鱼水之情,最终不但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而且军队也得以发展壮大。毛主席关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重要思想,揭示了人民群众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在军事领域里的运用,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对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军事斗争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父亲余建国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指导员问我们的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余良继续往下看。
“指导员教育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的着名演讲。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将‘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此后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开展斗争为人民、依靠人民闹革命,在人民的帮助、支持下,才能够一次次化险为夷、绝境逢生,从弱小走向壮大。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论述了人民对于革命战争的重要性,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