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里,那时成为别人羞辱孙氏宗族的话题,还不如大义灭亲,还族人以荣光,并为后来者戒;其四抢劫邻里,本身便是大忌……。一番言语下来,孙云明不由得频频点头,遂将孙氏兄弟二人就地正法,也算是为民除了一大害。
自潘明希驻军于宁楼失败后,日军驻军之心不死。宁楼村实为四区的中心地带,据有此地,则可控国、共队伍之行动。
同年冬季,日军派百余人于宁楼复设据点,此后留下一个小队二十余人守宁楼。此时身在古邵的孙茂渠依然打着抗战旗号,孙白聪与其联络,合军设伏于胡园村,但行动暴露,未达目的,仅打死日军两人,缴枪一支。因此,日军知道:大军驻扎于此不合算,毕竟不是军事要冲,而小部队于此却存不得身。遂将军队撤离宁楼,龟缩于韩庄镇。
民国二十八年春,孙云明接受国民党峄县政府峄南办事处主任兼峄县四区区长一职,代县长李同伟遣国民党员孙景岱负责联络,要其在峄南四、五、六区征收田赋,可与县政府对半分成。孙云明见于己有利,便一口应了。
孙白聪知道此事之后坚决反对,陈述己见:此乃乱世之秋,国民党的统治于此地已是名存实亡,任何委任,任何头衔,皆是虚的。此处是国、共、日军势力范围共同之地,李同伟此举实乃让孙云明为其火中取栗,一纸委任而得赋税半数之实,这是李同伟精明之处,于李同伟有百利而无一害;反观自身,虽名义上得田赋之半,但却树敌无数,更有宗族纠拌于内,如孙武仁实控六区范围,伸手于六区,于情于理皆不合;更从经济利益上来说,己实已控四区,为四、五、六三区之一,三区田赋之二一和四区利益相较,悬殊不大,实无大助;更有日军虎视于旁,同时伸手于这三区,无异于引火烧身……。
一席话方让孙云明醒悟,遂只对孙景岱敷衍了事。
李同伟此后又派国民党员武章之子赴孙云明处当联络员,实达临视共产党之目的。孙白聪让孙奇仙出面劝其离开,不听。孙白聪又出一谋,让孙奇仙假借醉酒,公然骂之,要他离开,并予以威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