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
十一日库山战斗之后,晚间兵分三路北渡运河,苏鲁支队三营自万年闸东河段渡河;运支领导机关跟着一大队自万年闸渡河;第二大队在花石场过河。
第二大队在渡河之前曾有过一次争论:那就是要不要渡河的问题。有中层干部提出,二大队无须北渡运河,原因便是所有成员都是运河南岸土生土长的,运河北地从未去活动过,人地皆生疏,纵然去了,也是没法开展工作。
而其中原属运河大队的三个中队,一致认为与其北渡,不如反其道而行,向西南奔徐州插向柳泉东北的三角地带,因为那里已是敌人扫荡前锋的后方,敌人绝对不会想到我方会插向其据点附近隐蔽。
这是一个大胆而又极富冒险精神的提议。
但是这个设想并没有得到孙武仁等人的认同。
二大队除中队外过河之后已是下半夜,西行十余里,快到曹庄东南的郝湖村时,天色似明非明,敌人炮弹打过来,队伍便急速后撤,同时失了指挥,队伍大乱:有南去的;有东去的,有躲在豆子、花生地里观望的。
十中队是向南撤的,有些战士徒涉过河,因为河水较深,会游泳的就渡过南岸,有些不会水的,就被水冲走了。
让孙武仁深为懊悔的是顾了小的丢了大的——在丁庙的月河里本来有一个中队:七中队,孙武仁没去带领,却只带着警卫员张士明昼伏夜出。原来七中队在花石场随大队过河后,自行沿运河北岸东去,到了丁庙月河湾隐蔽插了枪。
而十一中队的战士多数不会凫水,却到万年闸段的运河里去捞枪,致使几个战士被淹死,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十月十二日夜,孙武仁单人到万年闸渡口等候从运南返回的第二大队,下半夜遇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